反滲透主機裝配工藝技術手冊
當RO設備停運時間超過48 h的情況下,則需對反滲透膜進行保養,防止因細菌、微生物的生長對膜造成破壞。通常采用的保養液有兩種:亞硫酸氫鈉或甲醛溶液。
反滲透設備主機工藝及裝置特點
反滲透工藝特點
本處理系統采用單級反滲透工藝生產純水,設計的工藝合理、技術可行、投資收益最優化。
預處理充分考慮原水的水質特點,經過多介質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保安過濾器等工序的處理,整個系統的可靠性大為改觀,保證了反滲透系統的穩定運行。反滲透系統能有效去除水中的一切雜質、熱源、重金屬離子、微生物等,其脫鹽率超過99%,充分保證了出水水質達到要求。
應用反滲透工藝,出水水質達到國家飲用水標準。系統采用ROC全自動電制,操作靈活、簡單方便。、反滲透設備機組布局結構特點工藝流程合理,充分考慮節約設備占地面積,從而確保工藝的運行和維護方便。
反滲透裝置的特點
主要裝置和零配件均采用國內外優質產品,如反滲透膜采用海德能超低壓聚酰胺復合膜元件、304管道、優質U-PVC管道和閥門,保證整個系統連續穩定運行,出水水質穩定可靠。
反滲透概述
我國自七十年代引進反滲透膜脫鹽技術,至今有二十幾年的歷史。隨著反滲透膜元件性能的不斷提高,該技術已廣泛用于電力、石油、電子、食品/飲料、醫院/制藥、海水淡化等多個領域。
反滲透是采用膜法分離的水處理技術,是自然界中滲透現象的逆過程(對含鹽水以外界推動力克服滲透壓而使水分子通過膜的逆向滲透過程)。反滲透水處理工藝基本上屬于物理脫鹽方法,它在諸多方面具有傳統的水處理方法所沒有的優點:
反滲透是在室溫條件下,采用無相變的物理方法將含鹽給水進行脫鹽、純化。目前,超薄復合膜元件的脫鹽率可達99.5%以上,并可同時去除水中的膠體、有機物、細菌、病毒等。
水的處理僅靠水的壓力作為推動力,其能耗在許多處理方法中最低。
不用大量的化學藥劑和酸、堿再生處理,無化學廢液及廢酸、堿液排放,無環境污染。
反滲透裝置可連續運行制水,系統簡單,操作方便,產品水水質穩定。
運行維護和設備維護工作量很少。
設備占地面積少,需要的空間也小。
適應于較大范圍的原水水質,既適應于苦咸水、海水以至污水的處理,又適應于低鹽量的淡水處理。
超濾膜的特點
與普通的中空纖維、平板及卷式膜不同,為了適應濁度水的直接處理,具有技術技術的超濾膜的管式膜結構,它具有以下特點:
膜材料為聚醚砜材料,使用壽命長。
耐氯氣、高錳酸鉀、臭氧等強氧化劑,因此可結合化學氧化除鐵、除錳。耐強酸、強堿,可用普通酸堿進行化學清洗。
管式膜機械強度高,拉伸強度好。
對原水水質適應性強,處理水水質優良、穩定,不受原水水質改變而變化。
抗生物污染能力強,不受生物降解,容易清洗和恢復。
絮凝劑和助凝劑的加藥問題 :源水的濁度、PH值、鐵離子的含量以及后續系統的加藥品種等因素決定絮凝劑和助凝劑的加藥品種和加藥量的多少。且加藥量一定要做適應性和加藥量優化試驗。不少反滲透設備用戶在這方面工作不到位,導致澄清池出水品質不佳。
殺菌劑的加藥問題
對于原水中存在有機物和細菌微生物的水源,一般情況下用戶常采用加氧化性介質進行殺除,如:次氯酸鈉、液氯、二氧化氯等。對于有些地表性水源,長期投加上述介質,發現生物抗藥性使得殺菌效果很不理想。目前,非氧化性殺菌劑,如:ZDH-881、MDC-881殺除效果更持久,且可節省后續還原劑的投加費用。
還原劑的投加要照顧到還原效果的徹底性,同時要考慮過度投加后的細菌污染,常發現用戶投加過度后,濾芯上的細菌粘泥物生成。
反滲透設備進水SDI超標問題
1.工程設計時工藝選擇錯誤的因素:工程設計系統選擇的失誤導致的污染指數不合格的現象時有所見,解決的辦法是改造預處理系統。
2.預處理加藥量的不適:對于原水PH超過8的水源,絮凝劑的過量添加急易導致無機膠體的生成,從而導致SDI超標。
3.過濾效果差:過濾效果差的原因有很多,如:截止濾料品種的選擇、裝填量的不合理、過濾器的周期反洗擦洗時間控制不合理等都會導致SDI高。
有機物降除率低問題
1.完善預處理工藝,提升系統降COD的措施
2.嘗試更換其他非氧化殺菌劑進行COD的殺除。
3.活性炭過濾器的濾料吸附COD飽滿時進行更換或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