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治污讓工業園區更清潔
近年來,隨著太湖流域工業布局的優化調整、工業園區建設力度的加強和新建工業項目必須“入園進區”規定的出臺,各地工業布局園區化特征越來越明顯,重污染企業向園區集中的步伐也隨之加快。因此,將傳統分散的工業企業點源污染治理轉向工業園區行業性和區域性治理成為緊迫任務,需要科技支撐。環太湖項目的“工業園區清潔生產與污染源控制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課題以宜興經濟開發區為依托,將污染防控的方向由末端治理轉向清潔生產。海水淡化設備,廣州水設備,污水處理設備
一是工業園區元素代謝分析。課題運用物質代謝分析方法,解析了水中主要污染主導元素碳、氮、磷在工業園區的代謝途徑、結構與動力機制,確定了工業園區內水污染的關鍵節點與關鍵流,以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和減緩水環境污染壓力。
二是棉針織印染企業水污染減排及廢水回用集成技術。課題針對典型棉針織印染企業清潔生產水平不高、水資源回用率低的問題,通過理論和試驗,系統研究了棉針織印染企業水污染物減排與廢水深度處理及回用集成技術,主要包括棉針織復合酶清潔印染技術、反饋式清濁分流在線自控技術、印染廢水不完全厭氧預處理技術,實現了合作企業新鮮水用水量最小化、廢水回用量最大化、廢水處理成本合理化、污染物排放量最小化。
棉針織復合酶清潔印染技術:課題以自主研發的雙液型復合酶制劑wck-3和wck-d為基礎,通過可變性活化體系,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實現前處理段排水量降低50%,廢水COD負荷削減19.7%,綜合成本降低21.6%~54.1%,具有巨大的節能減排及經濟優勢。
反饋式清濁分流在線自控技術:課題結合關鍵的工藝廢水指標和后續處理技術的效果和經濟性,獲得清濁分流界定指標和指標值,通過邏輯程序開發、硬件組裝和調試,實現棉針織印染各工序廢水的清濁分流在線控制。統計結果表明,設備的工作準確率達95%以上。海水淡化設備,廣州水設備,污水處理設備
印染廢水不完全厭氧預處理技術:針對常規混凝――沉淀預處理工藝運行成本高、污泥產量大、出水可生化性較差的問題,課題研究開發了泥水混合效果好、運行成本低、占地面積小的不完全厭氧預處理工藝。研究結果表明,該技術運行成本下降60%,污泥產量下降75%,出水BOD5/CODCr提高33%。此外,課題還針對目前印染企業廢水分質回用標準缺少的問題,通過考察不同水質再生水用于印染工藝不同階段,織物服用性能的變化,在國內首次提出回用于不同棉針織印染工藝再生水水質標準,為再生水回用提供了目標及依據。
三是適度催化氧化聯合生物處理的脫鹽保障技術。該課題針對工業廢水經過二級處理后有機物含量仍然較高、可生化差,含鹽量高、硬度/堿度高等特點以及在分質回用的過程中存在的脫鹽系統預處理效果差的問題,在保障處理效果及運行成本的基礎上,提出適度氧化的概念,通過定義一定的評價指標,尋求催化氧化與生物處理的最佳結合點,降低藥劑的使用量,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并與生化處理結合,最大限度發揮生物處理的優點。該技術作為反滲透的保障技術,有效保證了反滲透系統長期穩定的運行。
經過適度催化氧化聯合生物處理,廢水中的COD能夠去除60%以上,出水COD小于30毫克/升,硬度去除率50%~60%,堿度小于450毫克/升,鐵錳含量小于0.1毫克/升,作為脫鹽系統的預處理,有效地防止了膜的生物及化學污染。經過脫鹽系統處理后的廢水,出水COD含量及硬度檢測不出來,能夠達到循環冷卻水補充水和鍋爐補充水的要求。海水淡化設備,廣州水設備,污水處理設備
該技術出水可進行膜分離過濾或脫鹽后用于循環冷卻水補水、鍋爐給水或工藝用水。該技術也可推廣用于污水回用中反滲透或納濾濃排水以及循環水系統排水中有機物的處理與達標排放。
四是以印染廢水為主的工業園區集中污水處理廠穩定達標技術。在對太湖流域以印染廢水為主的集中污水廠調研的基礎上,課題通過對廢水水質及當前污水廠存在的問題分析,結合太湖地區排放標準提升的要求,研究開發出以印染廢水為主的集中污水處理廠穩定達標及升級改造技術。該技術包括以新型同心圓型厭氧水解反應器為主的酸化技術、功能性填料投加技術、高生物量有效維持技術等。
通過該技術的實施,污水廠出水水質CODCr維持在60毫克/升以內,氨氮1.0毫克/升,總氮12.5毫克/升,總磷0.2毫克/升左右,出水水質指標穩定達到《太湖地區城鎮污水處理廠及重點工業行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同時,在太湖流域及蘇北化工集中區五家污水處理廠的穩定達標和提標改造工程中也得到了推廣應用。
課題在典型工業企業“污染物源頭削減――分質收集分質回用的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等方面形成的先進技術及產品設備,通過工程示范和技術轉化,為工業園區層面污染物的削減提供了技術支撐,推動了企業的技術創新,提升了印染、化工等行業環保水平,為類似企業提供了節能減排的思路。同時,課題實施過程中形成的相關指導政策,為太湖流域類似工業園區的發展建設提供了參考。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專家在對該集成技術鑒定時認為:“項目研究基于清潔生產和低碳經濟理念,取得的成果得到示范應用,為我國棉針織印染企業水污染物減排和水回用提供了一套新的技術手段,填補了國內在該領域的空白,技術成果國內領先,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海水淡化設備,廣州水設備,污水處理設備
精品文章推薦:海水淡化成本降低45%以上的奧秘